2024上海市科协学术年会开幕式 暨《科技创新视角下的城市更新》主题报告会顺利召开
发表时间:2024-10-08
阅读次数:97次
一年一度的上海科技界多学科、综合性、开放性学术交流平台—上海市科协学术年会于2024年9月19日在科学会堂开幕。在科协的大力支持下,我协会秘书处及10多家会员单位近20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城市更新”是国家战略,是新时期上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为目标导向的实践。本届学术年会以“科技视角下的城市更新”为主题,聚焦城市更新中的规划设计、工程建设、治理服务等方面的科学和技术问题,探讨新理念、新方案、新路径,推动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的交流与应用,为在城市总规大目标下开展城市更新,实现城市空间重构和城市活力提升,进一步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助力上海实现国家赋予的战略使命和“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创新发展的先行者”的功能定位,助力上海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智慧和力量。
此次学术年会以“科技视角下的城市更新”为主题,聚焦城市更新中的规划设计、工程建设、治理服务等方面的科学和技术问题。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大李政道研究所所长、上海市科协主席张杰出席并致辞,自2012年起,上海交大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合作,借助大数据处理和云计算手段,系统研究了超大城市的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水气环境新生污染物风险管控等技术,并在新加坡实现了废弃物资源回收利用率超过60%、覆盖了70%以上水体的水质安全预警性监测,“作为科技工作者,我们要积极投身上海的城市更新工作,充分运用自己的科技知识和专业特长,协助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以更高质量的城市更新,更好服务城市现代化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
同济大学郑时龄院士、浙江大学陈云敏院士、清华大学江亿院士等专家围绕各自专业就城市更新的愿景、规划、技术等作主旨报告。
“既有看不见的和谐,也有看得见的和谐”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看不见的和谐比看得到的和谐更美好。上海的发展应该既有看不见的和谐,也应该有看得见的和谐,需要两者的结合。” 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郑时龄在学术年会主题报告会上指出,按照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的发展目标,上海的城市发展从扩张型增长转变为内涵型发展,有机更新、创新发展,成为推进上海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城市总是多元的、多样化的,并且总是在新陈代谢。这个过程并不总是波澜壮阔的,但涓涓细流终将汇成大江大海。那些让我们永远仰慕的城市空间总是生活的场所,适合人们停留和交往的空间,总是与文化、社会融合的空间,总是有着创造性的空间。”
他以外滩第二立面的城市更新为例:“外滩第二立面是很大的历史街区,这个地方的建设需要经过国家文物局的评估。现在,我们把很多原来无效的空间开发出来,做成口袋公园或是小广场,增加了公共空间,还是蛮有意义的。”外滩第二立面的城市更新总面积68公顷,涉及30个街坊,将坚持功能重塑、风貌重现,打造新时代黄浦面向全球的窗口和名片。
上海的衡复风貌区在互联网上已经成为打卡圣地。然而,在光鲜靓丽的建筑里面,居民们是否能享受到现代生活的便捷与舒适?“对于老旧街区、建筑的更新,我们还是面临很多难点。”郑时龄说,“我曾在2010年前去过外滩的海关大楼,里面还住了40多户人家,还有4个食堂。这对于建筑其实是有破坏的。经过一点一点改造,现在大概仍有10多户人家在里面。又比如说,我们平时不太注意的位于福州路口的一栋建筑,是建于19世纪60年代的洋行大楼,里面住了很多人,也是对建筑破坏性的使用。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智慧的解决办法,也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他举例说,在北京路和圆明园路口转角的美丰洋行大楼,建筑内部结构破坏严重,但又因为有历史意义而不舍得拆除,后来采用了保持外表一张“皮”、内部结构更新改造的办法,重塑了它的功能。
“如何在风貌区建造新的建筑?是不是恢复红砖和青砖的建筑的建筑立面就是我们需要风貌?如何在风貌保护过程中避免建造‘假古董’?如何创造适应新的生活方式的居住建筑?”郑时龄抛出的一个个问题,引发了听众们的深深思考。
数智赋能+零碳 向韧性城市迈进
“城市更新不仅涉及到物质性的更新,也涉及到非物质性的更新,比如市民的素质、理念、生活方式的更新。而刚刚过去的台风‘贝碧嘉’则提醒我们,向韧性城市发展也是更新的重要方向。”郑时龄说,韧性城市是一个系统概念,包括社会、经济、环境、制度、基础设施等许多的领域,而不是单纯的防灾。韧性城市展现的是整个城市系统适应未来挑战、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对人口增长,更适宜居住的同时,又能提高生活质量的城市。因此,可再生能源、碳中和、生态、智慧、可持续发展、适应气候变化和灾害,都是韧性城市的关键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