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培训

字体:   

“十三五”中国经济转型三大导向

发表时间:2014-08-20 阅读次数:2371次

 

        随着我国宏观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新阶段,中国经济正在发生着一场全面而深刻的结构性变革。“十三五”时期,将由工业主导型的经济转向服务业主导型的经济,由传统产业主导型经济转向创新主导型经济,由投资主导型的经济转向消费主导型的经济,将成为中国经济换挡转型期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

1、由工业主导型经济转向服务业主导型经济

服务业的发展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也是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繁荣程度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服务业已成为我国三次产业中增长最快的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带动和支撑作用明显增强。但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服务业仍然比重过低,工业比重过高,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实践表明,城镇化前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工业,次要动力是服务业;城镇化后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服务业,次要动力是工业。“十三五”时期,在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要加快推动由工业主导型经济转向服务业主导型经济,推动创新发展、集群发展、融合发展,促进服务经济体系更加完善、更加高端、更加开放,进一步提高承载能力、服务能力、包容能力,基本建立起以现代服务业主导的现代经济体系。

推进融合发展,实现新业态的新突破。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重点是依靠市场机制和创新驱动,发展研发设计、商务服务、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服务领域。“十三五”要以物流业为战略重点,加快完善集疏运体系,以金融业为核心,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提高信息技术服务水平,促进工业生产流程再造和优化。加快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推动制造业、商贸流通业等传统产业利用电子商务实现转型。同时,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在抓紧落实健康、养老服务和信息消费等方面支持政策的同时,围绕群众迫切需要,采取有力措施,丰富文化、医疗、旅游等服务供给,提高服务水平。使生活性、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并进,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打造新引擎,同时挖掘内需潜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改善百姓生活质量。

推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推进市场准入改革。积极借鉴国际通行做法,进一步取消和减少服务业重点领域前置审批,切实加强政府服务和后续监管。在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地区,实行负面清单管理,创造非禁即入的宽松发展环境和公平竞争环境。继续加大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力度。深化行政审批改革,进一步取消和下放服务业领域投资、生产经营、资质资格等许可认证。

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扶持服务业发展。引导和支持商业银行设立信贷专营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信用保险和贸易融资等创新业务试点,为企业提供信用担保融资。大力拓展直接融资渠道,推动发行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集合债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缓解企业的资金困难。支持服务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加大利用股权融资工具的力度,建设真正意义上的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和股权投资的多层次投融资市场。

2、由要素主导型经济转向创新主导型经济

新古典增长理论的索洛经济增长模型认为,劳动力、资本(包括资金、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的要素投入以及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三大源泉,当经济达到均衡状态时,人均产出增长速度只取决于技术进步。“十三五”时期,劳动力、资金和环境成本将继续处于上升通道,要素驱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将经济增长的驱动力从要素投入转向技术进步势在必行。“十三五”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历史时期,要顺应以智能、绿色和可持续为特征的新产业变革趋势,着力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新引擎。

以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提供转型升级新动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建立多元产业体系,沿着改造提升传统支柱产业、培育壮大新的支柱产业、积极发展具有潜力的新兴产业方向,通过科技创新转换经济增长动力机制,为产业升级提供新动力。“十三五”时期,大数据、云计算、3D打印、新能源、新材料等前沿技术方向都面临着重大突破,将对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

建立以知识产权战略为核心的创新政策体系,完善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配套机制。完善创新评价标准、激励机制、转化机制,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决策、研发投入、科技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作用,围绕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通过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的引领和带动,加强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机密结合,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相互结合,进而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微企业创新的支持,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的创新活动,加大研发项目、创新基金和服务平台等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综合运用买方信贷、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租赁、小额贷款、公司债券、科技保险等支持科技型企业开展技术创新融资。

以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技资源配置。在市场需求引导、科技成果转化、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人才激励、科研诚信建设等方面加大力度,让市场真正成为配置创新资源的决定力量。制定和完善以创新为内核的产业、科技、知识产权、贸易、财税、金融等政策,着力推动其有效衔接,尤其要重视制定和落实与促进市场对创新需求有关的政策。创新性制度是自主创新的基础,创新性文化是自主创新的精神支撑。要进一步强化创新供给,坚持科技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导向,积极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等的主导作用,消除制约科技成果转移扩散的障碍,使科技创新成果更多地向经济社会转移扩散。要通过改革进一步释放创新需求,加强科技创新政策、产业政策、需求政策的衔接,使重视创新、鼓励创新、支持创新在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的规划布局、政策制定、考核评价中得到更好的体现。不断完善支持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政策体系,引导各类创新主体加大研发投入,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和推动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重视培养引进高科技领军人才。

3、由投资主导型经济转向消费主导型经济

世界银行近日发布的研究报告称,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虽然我们并不承认这一观点,但从消费主导型经济的角度看,也表明我国社会需求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城乡居民消费需求不断升级,消费市场潜力巨大,正处于释放的历史拐点。“十三五”时期,确立消费主导型经济地位,是保持经济中高速发展的重大战略。走向消费主导是一场深刻的经济转型,要抓住第三次消费升级的机遇,坚持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并重,创造新的环境、发掘新的动力、构建新的结构和完善新的制度,着力构建新的内生稳定增长机制。

从供给端发力,培育消费新热点。把握消费升级趋势,提高消费热点带动作用,大力培育和发展移动互联网、健康养老、文化旅游、节能环保等新兴消费。促进信息消费,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大力发展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认知计算等信息技术。鼓励电子商务创新发展,促进物流配送、快递业和网络购物发展。特别要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和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形成规模化的连锁经营的养老服务机构和养老服务产业集群。

从需求端施策,以改革促消费。扩大消费政策要从直接刺激政策转向以完善消费环境为主的间接刺激政策,建立消费增长的长效机制。通过落实城镇化战略提升消费规模、通过加快分配改革提升消费能力、通过改善消费环境提升消费意愿、通过扩大市场准入增强供给能力。要推进消费时代的利益结构的调整,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把中等收入群体倍增作为改革追求的目标,构建“橄榄型”的社会结构。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健全城市公共服务体系,有效释放农村消费大市场。加快以结构性减税为重点的财税体制改革,逐步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税负,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来源:《领导决策信息》)

 

上海市咨询业行业协会     上海市南昌路47号2号楼2407室     电话:021-53821058
技术支持:维程互联     <沪ICP备19034346号-1>  

您是第:Web Site Counters个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