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专论

Information in字体:   

如何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

发表时间:2022-08-30 阅读次数:2217次

吴寿仁(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

 

1、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系统分析模型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涉及主体多,往往经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将科技成果从供方转移到需方,并由需方进行转化;途径或渠道多,主要有技术转移,或科技创业,或小试、中试、规模化等;涉及要素较多,除供方、需求方、服务方等主体外,有客体-科技成果,有政府政策的支持,需要科技人员的深度参与,也有创新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市场需求(需方具有较强的识别市场需求能力),外部环境的影响(包括机遇与挑战)等,如图1所示。无论是供方还是需方,做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须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包括激发各类主体的积极性,识别并抢抓机遇,积极应对挑战,提高科技成果的技术成熟度,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科技创新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用好各类扶持政策,持续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

图1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系统分析模型

从图1可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主要有三条途径:一是科技成果供方(可经服务方)将科技成果转移到企业,由企业组织转化;二是科技人员通过兼职兼薪、在职创办企业、离岗创新创业等途径,转化职务科技成果;三是科技成果完成单位或企业或小试、中试、熟化等机构对科技成果进行后续试验、开发,提高科技成果成熟度。上述三条途径不是独立的,科技成果经中试熟化后,仍须由企业实施转化。无论哪一条途径,科技人员都须参与,只是参与程度不同而已。

 

2、高校院所须提高科技成果供给能力

高校院所供给的科技成果质量越高,向企业转移科技成果的效率越高,则转移转化成效越高。科技成果质量由技术研发水平和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两方面因素决定,科技成果转移效率由研发与转化的衔接度、转移转化制度健全程度和技术转移体系建立健全程度三方面因素决定的。

如图2所示,科研人员发明披露及技术转移机构对科研人员披露的发明创造进行评价,这是研发与转化的衔接点,通过成果评价既促进科研人员提高技术研发水平,又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技术转移机构制订转化方案,并找到承接对象、选择转化方式、确定成果定价方式并进行定价、合同条款谈判并签约等流程,须在实操中不断优化,并由单位科技成果转化制度作出规定。这个流程能否有效运行,取决于高校院所的技术转移体系(包括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转移人才队伍等)的建立健全程度及其运行效率。

图2 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流程图

 

3、促进企业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

企业集科技成果转化的投入者、组织实施者、风险承担者和商业价值的实现者等多重角色于一体。企业对科技成果有强烈的需求,并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实施转化,实现市场价值以后投入更多科技成果的转化,并支持高校院所加强研发,提高研发水平,进而实现从科研到转化的良性循环。影响企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可获取所需技术;二是具有较强的转化能力。

图3列出企业获取所需技术的流程。其中,提出技术需求、需求评价、获取技术的方式选择、获取并实施技术是主要环节。企业根据其发展战略和目标,提出技术需求,但须对所提出的技术需求进行评价,根据评价情况完善技术需求,再根据该技术需求制订技术方案,之后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可满足该技术需求的解决方案。影响企业技术实施能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工艺开发能力、生产管理能力、融资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等,核心是创新资源配置能力。

图3 企业实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流程图

企业实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主要采取以下方式并达到相应的目的:一是开发新的产品或服务,以培育新的市场竞争力;二是开发新的工艺,以提质、降本、降耗、增能、增效;三是完善管理,优化流程,以强化对企业生产经营的控制力;四是进入新的市场,以扩大市场规模;五是培育新的能力,以取得新的优势;六是完善经营管理的体制机制,以提高效益;等等。

 

4、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过程中,涉及商务、法律等专业问题和中试、工程化等条件,仅依靠高校院所和企业自身的力量是难以解决的,必须借助社会化专业服务机构的力量。科技成果转化采取不同的路径及模式,需要的社会化服务有所不同。

4.1 科技成果熟化模式

将科技成果转化为新产品,要围绕满足消费者价值而进行产品开发、工艺开发和商业模式开发,主要环节包括提出产品概念→概念验证→样品(机、件)试制→小批试制→中间试验→生产定型(工业性试验)→示范推广→工业化生产等。其中,产品概念、概念验证和样品试制属于产品开发,从小批试制到生产定型属于工艺开发,示范推广属于商业模式开发。小试及之前的各环节主要在高校院所完成,生产定型及以后各环节主要在企业进行,中间试验须由高校院所与企业合作并主要在企业进行。

4.2 技术转移模式

技术交易服务既可为高校院所提供与需求方对接、科技成果评价、成果交易、技术合同条款谈判等专业服务,也可为企业提供技术难题分析、对接高校院所科技创新资源、技术合同条款谈判等专业服务,因而可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进程。发达的技术市场,完善的技术交易服务体系,可确保技术交易高效进行,进而可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

《科技进步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国家培育和发展统一开放、互联互通、竞争有序的技术市场,鼓励创办从事技术评估、技术经纪和创新创业服务等活动的中介服务机构,引导建立社会化、专业化、网络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技术交易服务体系和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推动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该规定既明确技术市场的发展方向,又明确技术交易服务体系的“五化”发展方向。

4.3 科技创业模式

科技人员选择在职创办企业和离岗创业等自主创业方式转化职务科技成果,也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一种模式、一条途径。科技创业成功,意味着成果转化成功,或者说成果转化成功则科技创业成功,两者的方向、过程和结果等是一致的。

良好的创新创业服务可促进科技人员自主创业并提高科技创业企业的存活率和成功率。国家支持地方、科技园区、企业等建设科技创业载体,已形成众创空间—创业苗圃—企业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等构成的创业孵化载体链,初步建成了服务功能比较完善的创业服务体系。《科技进步法》第四十条规定,国家支持企业“设立科技企业孵化机构和创新创业平台”;第三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国家引导建立“社会化、专业化、网络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前者规定了科技创新创业服务载体的来源广泛,后者提出了创新创业服务的“五化”发展方向。

 

5、选择合适的科技成果转化方式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第十六条规定:“科技成果持有者可以采用下列方式进行科技成果转化:(一)自行投资实施转化;(二)向他人转让该科技成果;(三)许可他人使用该科技成果;(四)以该科技成果作为合作条件,与他人共同实施转化;(五)以该科技成果作价投资,折算股份或者出资比例;(六)其他协商确定的方式。”

采取自行投资方式,因没有整合更多的社会资源,其成效取决于成果完成单位的投资能力和转化能力。

采取转让方式的,成果完成单位将科技成果转由受让方实施,成果转让之所以发生,是因为受让方比转让方更有条件并可更好地转化该成果,即其成效会更高,但又受限于受让方的转化能力。

采取许可方式的,可发挥许可方和被许可方的资源与能力,因而可充分实现该成果的价值[9]。例如,某大学一项成果取得了近百项专利,先后许可100余次,获得许可收益10多亿元。

采取作价投资的,可充分发挥各投资方的优势,资源整合的范围和水平比转让方式更好,其成效也会更高。

采用合作转化方式的,可发挥合作各方的资源,如果合作机制健全,则合作各方形成强大的合力,转化成效也会比较高。

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不仅要充分发挥合作各方的资源,还要尽可能争取政策支持、市场资源和融资等,整合资源能力越强,整合的资源越多,成果转化成效就越高。为更好地整合所需资源,一项成果的转化可同时采用多种转化方式。

 

6、小结

通过本文分析,可强化以下观念:

1、科技成果转化要以企业为主体,需求为导向。科技成果转化难,难在科技成果的成熟度不够高,难在科研没做到以需求为导向,难在企业的主体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大量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功案例[5] [9]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做到了企业主体和需求导向。以需求为导向,就是围绕企业可以转化科技成果而不断提高其成熟度,达到企业可以低成本、低风险地转化,并实现较高的收益。

2、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是影响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的重要因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涉及主体多、环节多、因素多,主体间能否有机协同、各环节之间能否协调、各要素能否高效配置,需要专业服务的支持。

3、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要强强联合。从图1及激光薄膜技术成果转化等案例可知,高校院所有较强的研发能力,企业有较强的成果转化能力或较强的成果转化意愿等。供需双方有较强的合作基础。

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必须从三个方面发力:一是供给端须尽可能提高科技成果的成熟度,成熟度越高,越能转化并卖出一个好价钱;二是企业对科技成果的需求旺盛,对市场需求有较敏锐的嗅觉,并有较强的投资或融资能力;三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机构须不断提高专业服务能力,以更专业、更周到的服务,促成供需双方达成共识。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必须在供给端、需求端和服务端同时发力。

 

上海市咨询业行业协会     上海市南昌路47号2号楼2407室     电话:021-53821058
技术支持:维程互联     <沪ICP备19034346号-1>  

您是第:Web Site Counters个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