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12-03-15
                    阅读次数:11158次
                
                
                    
  
  
  
  
 ――“十一五”期间专利跟踪调查和“十二五”期间区域内专利潜力资源挖掘
 申报单位: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上海市徐汇区科委知识产权局
 1、         案例名称
 上海市徐汇区专利情况综合调查咨询报告
       ――“十一五”期间专利跟踪调查和“十二五”期间区域内专利潜力资源挖掘
  
 - 
  背景
 
 为配合上海市徐汇区科委和知识产权部门制定区域知识产权“十二五”规划政策和内容,加快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大力推进科教兴市核心区建设,进一步细化重点科技企业扶持对象,挖掘潜力企业资源,明确科技发展方向,通过对“十一五”期间(截止到2010年8月)徐汇区专利申请公开信息进行检索、汇总、分析和筛选等工作,特别是对区域内专利申请、授权、技术优势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对比上海市其他区县的专利申请、授权等情况,明确“十一五”期间区域竞争发展优势,并结合徐汇区专利工作发展规划、相关政策以及新专利法的实施,为徐汇区“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 
  咨询标的
 
 本次咨询项目是为配合政府部门制定规划和发展战略,特别是为区域科技创新、增强竞争优势、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而进行的区域专利调查、专利分析和专利预警工作。作为一项软课题支持项目,此次咨询分析调查工作由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和上海市徐汇区科委共同承担完成,咨询过程中所使用的数据库、分析调查工具和相关费用也由双方共同承担。
  
 - 
  咨询诊断、咨询方案和咨询效果
 
  
 (一)申请人类型及所在区县的细分
 (1)咨询诊断
 当前中国专利数据库的申请人信息只包含单位名称(或个人的姓名)、所在省、自治区或直辖市、详细地址和邮编。根据这些信息,通常只能对具体的申请人或者申请人所在省、自治区或直辖市进行分类汇总统计。然而,本报告主要目的是反映出徐汇区专利工作情况,特别是区域内企业的专利情况,所以既要能够对某一申请人类型进行统计,又要能够对其所在区县进行限制。
 (2)咨询方案
 在采集原始数据的基础上,对每条数据的区县和申请人类型进行了标引,标引的依据和说明如下:
 通过申请人名称来区分各个申请人的类型。申请人类型共分为五种,即“企业”、“大专院所”、“个人”、“社会团体”和“中小学”。对于具有两个以上申请人,且申请人类型不相同的专利,一般按照第一申请人进行划分。但对于包含“企业”申请人的专利,全部视为“企业”,因为该专利已经产业化了。
 通过地址和邮编来区别各个申请人所属区县。首先通过地址中明确包含“徐汇”、“闵行”、“浦东”等区县名称的数据标注其所属区县;其次,对于申请人地址中未详细写明所在区县的,再根据邮编查出其所属区县,进行手工标注,同时剔除明显不属于上海市的数据;最后,对于企业注册地地址与研发部门联系地址不同的记录,再根据《徐汇区科技企业名录》手工补充一些注册在徐汇区但是联系地址在其它区域的企业。
 (3)咨询效果
 由于徐汇区大专院所众多,个人申请的专利数量也非常可观,通过上述标引,可以非常有针对性地分析徐汇区企业的专利情况,并根据需要,和其它区县进行横向比较,使报告结论和咨询意见更具针对性和客观性,为徐汇区细化相关专利政策提供可靠依据。
 (二)专利法律状态变化
 (1)咨询诊断
 中国专利数据库中的法律状态信息较为零散,目前大部分统计工作只能分析当前专利的法律状态情况。而本报告需要对比十·五期间和十一·五期间的专利存量情况,也希望能够对专利从申请、公开、授权以至失效的整个过程进行排摸,以便于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能够从申请流程角度进行细化。
 (2)咨询方案
 将以往的“当前法律状态”一栏进行扩充,根据逐条法律状态信息,标引“十·五期末法律状态”和“当前(十一·五期间)法律状态”,并且,在“申请日”和“授权日”之外,还逐条标引“进入实质审查日”、“授权日”及“失效日”。
 (3)咨询效果
 通过上述标引工作,可以对十·五期间和十一·五期间的专利存量变化进行分析,还能够全面了解专利整个过程。具体内容有:
  
 为进一步分析上海市以及上述四个区企业的发明专利质量情况,统计并分析十一·五期间这些专利进入各阶段的时间、比例等,具体数据如表 3所示。
  
 
  
   | 
     
       
    | 
   
     
     上海市 
    | 
   
     
     浦东 
    | 
   
     
     徐汇 
    | 
   
     
     闵行 
    | 
   
     
     杨浦 
    | 
  
  
   | 
     
     公开平均页数 
    | 
   
     
     11.19 
    | 
   
     
     13.65 
    | 
   
     
     11.58 
    | 
   
     
     10.09 
    | 
   
     
     10.63 
    | 
  
  
   | 
     
     进入实审 
    | 
   
     
     23959 
    | 
   
     
     8656 
    | 
   
     
     2367 
    | 
   
     
     2591 
    | 
   
     
     757 
    | 
  
  
   | 
     
     未进实审 
    | 
   
     
     4424 
    | 
   
     
     1274 
    | 
   
     
     371 
    | 
   
     
     425 
    | 
   
     
     337 
    | 
  
  
   | 
     
     进入实审平均时间 
    | 
   
     
     18.08 
    | 
   
     
     18.28 
    | 
   
     
     17.82 
    | 
   
     
     16.73 
    | 
   
     
     16.49 
    | 
  
  
   | 
     
     进入实审比例 
    | 
   
     
     84.41% 
    | 
   
     
     87.17% 
    | 
   
     
     86.45% 
    | 
   
     
     85.91% 
    | 
   
     
     69.20% 
    | 
  
  
   | 
     
     进入实审平均页数 
    | 
   
     
     12.06 
    | 
   
     
     14.23 
    | 
   
     
     12.07 
    | 
   
     
     11.15 
    | 
   
     
     11.57 
    | 
  
  
   | 
     
     获得授权 
    | 
   
     
     8240 
    | 
   
     
     3295 
    | 
   
     
     1056 
    | 
   
     
     628 
    | 
   
     
     250 
    | 
  
  
   | 
     
     未获授权 
    | 
   
     
     4384 
    | 
   
     
     1384 
    | 
   
     
     629 
    | 
   
     
     464 
    | 
   
     
     149 
    | 
  
  
   | 
     
     获得授权平均时间 
    | 
   
     
     39.67 
    | 
   
     
     39.24 
    | 
   
     
     44.76 
    | 
   
     
     37.87 
    | 
   
     
     40.22 
    | 
  
  
   | 
     
     获得授权比例 
    | 
   
     
     65.27% 
    | 
   
     
     70.42% 
    | 
   
     
     62.67% 
    | 
   
     
     57.51% 
    | 
   
     
     62.66% 
    | 
  
  
   | 
     
     获得授权平均页数 
    | 
   
     
     12.44 
    | 
   
     
     14.21 
    | 
   
     
     12.51 
    | 
   
     
     11.63 
    | 
   
     
     10.84 
    | 
  
  
   | 
     
     实际授权比例 
    | 
   
     
     55.10% 
    | 
   
     
     61.39% 
    | 
   
     
     54.18% 
    | 
   
     
     49.41% 
    | 
   
     
     43.36% 
    | 
  
 
  
 表 3
 本报告引入了专利的“年龄”和“寿命”的概念,详见表 2。
  
 
  
   | 
     
       
    | 
   
     
     上海市 
    | 
   
     
     浦东 
    | 
   
     
     徐汇 
    | 
   
     
     闵行 
    | 
   
     
     杨浦 
    | 
  
  
   | 
     
     当前授权专利平均年龄 
    | 
   
     
     67.74 
    | 
   
     
     63.74 
    | 
   
     
     77.56 
    | 
   
     
     64.38 
    | 
   
     
     69.60 
    | 
  
  
   | 
     
     授权专利平均寿命 
    | 
   
     
     86.48 
    | 
   
     
     80.15 
    | 
   
     
     80.69 
    | 
   
     
     86.94 
    | 
   
     
     71.81 
    | 
  
 
  
 表 2
 还对四个区已授权发明专利的年龄和寿命的分布情况进行对比(见图 5)。
  
 (三)IPC比重-增长矩阵
 (1)咨询诊断
 徐汇区虽然明确了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的四大产业——生物医药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电子信息制造业和新材料、新能源,但所列举的行业范围太大,需要从技术的角度对一些真正具有发展潜力的优势技术进行挖掘。此外,从技术角度来看,区域内还可能存在其他优势或潜力技术领域,值得进一步扶植和培养。
 (2)咨询方案
 通过创新性地绘制IPC比重-增长矩阵,分析区域内重点行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从而可以差别化地进行政策导向。
 (3)咨询效果
 结合图 6和表 4来看,徐汇区企业专利排名前二十的IPC小类中,有5个处在Ⅰ象限,1个处在Ⅱ象限,3个处在Ⅲ象限,并有11个处在Ⅳ象限。
  
 
  
  
  
 
  
   
     
    
     象限 
    | 
   
     
     IPC小类 
    | 
   
     
     IPC小类(主要具体产品) 
    | 
   
     
     九五 
    | 
   
     
     十五 
    | 
   
     
     十一五 
    | 
  
  
   | 
     
     Ⅱ 
    | 
   
     
     G02F 
    | 
   
     
     用于控制光的强度、颜色、相位、偏振或方向的器件或装置,例如转换、选通、调制或解调,上述器件或装置的光学操作是通过改变器件或装置的介质的光学性质来修改的;用于上述操作的技术或工艺;变频;非线性光学;光学逻辑元件;光学模拟/数字转换器(液晶显示屏) 
    | 
   
     
     1 
    | 
   
     
     12 
    | 
   
     
     187 
    | 
  
  
   | 
     
     Ⅲ 
    | 
   
     
     G06F 
    | 
   
     
     电数字数据处理(程序) 
    | 
   
     
     62 
    | 
   
     
     211 
    | 
   
     
     183 
    | 
  
  
   | 
     
     Ⅲ 
    | 
   
     
     G01N 
    | 
   
     
     借助于测定材料的化学或物理性质来测试或分析材料(测量仪器) 
    | 
   
     
     13 
    | 
   
     
     119 
    | 
   
     
     173 
    | 
  
  
   | 
     
     Ⅲ 
    | 
   
     
     H04N 
    | 
   
     
     图像通信,例如电视 
    | 
   
     
     8 
    | 
   
     
     128 
    | 
   
     
     167 
    | 
  
  
   | 
     
     Ⅳ 
    | 
   
     
     H04M 
    | 
   
     
     电话通信 
    | 
   
     
     17 
    | 
   
     
     113 
    | 
   
     
     91 
    | 
  
  
   | 
     
     Ⅳ 
    | 
   
     
     H04L 
    | 
   
     
     数字信息的传输(宽带技术) 
    | 
   
     
     17 
    | 
   
     
     153 
    | 
   
     
     90 
    | 
  
  
   | 
     
     Ⅰ 
    | 
   
     
     G09G 
    | 
   
     
     对用静态方法显示可变信息的指示装置进行控制的装置或电路(液晶显示器驱动装置) 
    | 
   
     
     0 
    | 
   
     
     19 
    | 
   
     
     73 
    | 
  
  
   | 
     
     Ⅳ 
    | 
   
     
     H01L 
    | 
   
     
     半导体器件 
    | 
   
     
     2 
    | 
   
     
     67 
    | 
   
     
     73 
    | 
  
  
   | 
     
     Ⅰ 
    | 
   
     
     G05B 
    | 
   
     
     一般的控制或调节系统;这种系统的功能单元;用于这种系统或单元的监视或测试装置 
     (工业自动化系统) 
    | 
   
     
     1 
    | 
   
     
     5 
    | 
   
     
     72 
    | 
  
  
   | 
     
     Ⅳ 
    | 
   
     
     C02F 
    | 
   
     
     水、废水、污水或污泥的处理 
    | 
   
     
     19 
    | 
   
     
     36 
    | 
   
     
     62 
    | 
  
  
   | 
     
     Ⅳ 
    | 
   
     
     A61K 
    | 
   
     
     医用、牙科用或梳妆用的配制品 
    | 
   
     
     22 
    | 
   
     
     58 
    | 
   
     
     61 
    | 
  
  
   | 
     
     Ⅳ 
    | 
   
     
     H04Q 
    | 
   
     
     选择(手机) 
    | 
   
     
     20 
    | 
   
     
     174 
    | 
   
     
     59 
    | 
  
  
   | 
     
     Ⅳ 
    | 
   
     
     G01R 
    | 
   
     
     测量电变量;测量磁变量 
    | 
   
     
     4 
    | 
   
     
     47 
    | 
   
     
     56 
    | 
  
  
   | 
     
     Ⅳ 
    | 
   
     
     H04B 
    | 
   
     
     传输 
    | 
   
     
     5 
    | 
   
     
     53 
    | 
   
     
     53 
    | 
  
  
   | 
     
     Ⅰ 
    | 
   
     
     H02J 
    | 
   
     
     供电或配电的电路装置或系统;电能存储系统 
    | 
   
     
     0 
    | 
   
     
     19 
    | 
   
     
     52 
    | 
  
  
   | 
     
     Ⅳ 
    | 
   
     
     G06K 
    | 
   
     
     数据识别;数据表示;记录载体;记录载体的处理(电子标签识别技术) 
    | 
   
     
     3 
    | 
   
     
     42 
    | 
   
     
     52 
    | 
  
  
   | 
     
     Ⅳ 
    | 
   
     
     H05B 
    | 
   
     
     电热;其他类目不包含的电照明(照明装置驱动) 
    | 
   
     
     2 
    | 
   
     
     37 
    | 
   
     
     50 
    | 
  
  
   | 
     
     Ⅰ 
    | 
   
     
     H01R 
    | 
   
     
     导电连接;一组相互绝缘的电连接元件的结构组合;连接装置;集电器 
    | 
   
     
     5 
    | 
   
     
     21 
    | 
   
     
     48 
    | 
  
  
   | 
     
     Ⅳ 
    | 
   
     
     G02B 
    | 
   
     
     光学元件、系统或仪器 
    | 
   
     
     1 
    | 
   
     
     33 
    | 
   
     
     47 
    | 
  
  
   | 
     
     Ⅰ 
    | 
   
     
     F21S 
    | 
   
     
     非便携式照明装置或其系统 
    | 
   
     
     0 
    | 
   
     
     5 
    | 
   
     
     45 
    | 
  
 
 表 4
  
  
  
  
 除了徐汇区重点发展的四大产业——生物医药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电子信息制造业和新材料、新能源外,还有以下产业较为突出,值得深入挖掘:
 G05B(工业自动化系统),属于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行业(4111)。随着近年来我国人力成本不断提高以及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我国即将经历刘易斯拐点,制造业已不能仅仅依靠扩大规模而增加产出,更多的需要靠自动化系统来提高效率,虽然其并未列入国家七大新兴产业,但仍然有必要对这一技术领域加大投入,走在全国发展的前列。
 C02F(水、废水、污水或污泥的处理)属于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行业(4620),也一直是徐汇区的优势行业,而且在其它区县,该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量都比较少。目前专利申请量的增速有所放缓,但作为十二·五期间的国家重点发展行业,非常有机会重新返回Ⅰ象限,相关部门应该继续鼓励和发展该领域企业,保持目前的优势地位。
  
 (四)徐汇区优势行业和新兴行业分析
 (1)咨询诊断
 要了解徐汇区“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产业如生物医药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电子信息制造业和新材料、新能源等目前的产业发展状况和专利申请授权状况,以及在上海、乃至全国的地位和水平,为确定今后的产业发展规模和方向提供依据。
 (2)咨询方案
 - 
  “十一五”期间这些行业全国、上海和本区域申请和授权总量、年均申请量、增长速度进行调查;
 
 - 
  行业内领头企业国内、上海和本区域排名统计,并对区域内领头企业与全国和上海领头企业状况进行对比分析,包括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比例;
 
 - 
  发明人数量和IPC分布调查;
 
 - 
  这些行业和领头企业全国、上海、本区域国际专利申请情况调查,列举全国或上海地区有代表性企业申请国际专利的状况分析,为本区域企业发展提供借鉴。
 
 - 
  上述排名表中企业可做为潜力企业参考之一。
 
 (3)咨询效果
 徐汇区“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产业主要包括生物医药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电子信息制造业和新材料、新能源等。为便于横向比较,选取上述四个行业全市申请量最大的几个区县作为比较对象。
  
 - 
   
 
 十一五”期间,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的专利申请一直保持在全市前三的位置,处于领先地位,但增长幅度不大,稳健有余冲劲不足。
  
  “十一五”四个区生物医药行业的专利申请量
 从图 9可见徐汇区申请人的分布情况,对徐汇区生物医药行业专利申请量贡献最大的是区域内各大高校以及科研院所,约占申请总量的61%,企业的专利申请只占23%。如何发挥区域内大专院所在研发能力上的优势,加大企业与院所的产、研合作,促进院所的研究成果向企业产品的转移是政府部门在考虑政策导向和制定具体措施时必须考虑的。同时,发挥大专院所在基础研究方面的优势,重点扶持一些原创的基础专利的产生和实施,提升区域内自主创新技术水平,并带动区域内企业的创新能力,就变得很重要了。我们还建议徐汇区的企业除了和区域内的大专院所合作,还可以利用区域外的资源,比如杨浦区的高校资源,寻找合适的合作对象,共同研发,提高专利申请量。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作为上海市政府要大力推进的新兴行业,在“十一五”期间各区的申请量都不大,除了浦东新区申请量突出外,其他各区每年的申请量都不足百件(如图 10)所示。
  
 图 10 “十一五”四个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专利申请量
 徐汇区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专利申请,在数量上不占优势,2006年至2008年的年均申请量在50件左右,其每年的申请量起伏较大,不够稳定,与浦东和闵行区的差距被逐年拉大。因此建议走访区域内的相关企业,了解这些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给予必要的知识产权人员的培训和专利申请上资金的支持,并参考浦东新区和闵行区的发展经验,深入挖掘区域内企业申请专利的潜力,提升徐汇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专利申请量。
 徐汇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专利申请的3/4是来自于企业。
  “十一五”徐汇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申请人的分布
 徐汇区申请量保持稳定,未见明显上升,但是与闵行区的差距正逐渐拉大,若不采取措施,预计“十二五”期间这一差距将逐渐扩大,影响徐汇区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发展,这一趋势值得关注。(见图 27 “十一五”四个区电子信息制造业申请量)
  
  
 徐汇区电子信息制造业的专利申请大部分是来自于企业申请。徐汇区在电子信息制造业虽然拥有两家行业龙头企业,区域内其他Top20企业具有一定实力,但是他们的专利申请量在全市优势不明显,这部分企业若能获得更多扶持更多优惠政策,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则有助于提升区域内专利申请总量。
  
  “十一五”徐汇区电子信息制造业申请人的分布
 从授权专利的角度来(见图 34 “十一五”四区县电子信息制造业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徐汇区发明专利获得授权比例最大,说明徐汇区电子信息制造业的专利含金量较高,经过实质审查后获得授权后的专利技术,其获得保护的程度更高。应继续鼓励徐汇区申请人追求较高专利授权量,使专利申请切实起到保护产品和技术的作用。
  
  
 新能源行业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新兴行业,上海市和各区专利申请总量还较少。闵行区在这一领域优势较明显,其每年申请量也就在100件左右。因此徐汇区企业在新能源行业专利申请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专利申请数量上超过其它区还是有非常大可能性的。
  
  
 然而,从2009年的数据来看,徐汇区的申请量下降严重,只有浦东新区和杨浦区的1/4,尽管2009年专利申请数据还没有全部公开,但这一下降趋势值得关注,若“十二五”期间发明专利申请量不能提升,则会进一步拉大和三大区的差距,失去在新能源方面的领先地位。徐汇区企业应当未雨绸缪,趁新能源行业在国内还刚刚起步,应尽早做好专利规划,以免今后企业产品走向市场的过程中处于被动的处境。
 在上述四个行业中,列举了10家优秀或具有潜力的徐汇区企业,并进行进一步分析比较。主要从这些公司背景情况、申请/授权情况、有效专利情况及主要IPC技术构成等角度进行分析。
 (五)政府扶持资助政策对专利申请的影响
 (1)咨询诊断
 为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探索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有效模式和措施,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引导和支持,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形成各种类型的创新示范企业,引导更多企业走创新发展之路,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支撑。为了解徐汇区企业在“十一五”期间全市开展的企业知识产权活动中的参与度、在全市所占示范企业的比例、以及在全市的排名情况,并进一步探讨各区对这些试点企业的资助力度的差距对试点企业数量、专利申请量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拥有能作为盈利基础的自主核心技术专利或足以超越引进的核心技术专利的二次开发专利,加快企业的专利技术产业化进程,根据上海市有关规定,开展专利新产品的认定工作,为了解徐汇区企业在“十一五”期间获得上海市和国家重点科技项目资助的企业其专利申请情况,以及获得资助后相关项目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情况展开讨论。
 (2)咨询方案
 - 
  列举“十一五”期间,获得“上海市创新示范企业”、“上海市专利试点企业”、“上海市知识产权(专利)示范企业”、“上海专利工作培育企业”等称号的徐汇区企业,其专利工作情况,比较这些徐汇区企业专利发展情况和浦东、闵行、杨浦等示范企业专利发展情况的异同,分析发展差异的原因。
 
 - 
  列举“十一五”期间,获得市和区重点科技项目资助的企业,如“高新技术产业转换”、“专利新产品”、“重点新产品”等项目,获得资助企业的相关项目专利申请和授权情况,是否达到预期,特别是与其他区域同类资助项目专利产出的平均水平进行比较。
 
 - 
  对近两年享受徐汇区知识产权相关政策优惠的企业,专利工作和申请情况进行跟踪汇总(徐汇区专利产业化项目、国际专利申请补贴、科技园区、孵化器自主知识产权资助、中国年费资助、中国专利授权资助、知识产权工作先进企业奖励、专利池项目等)。
 
 - 
  通过前述“十一五”和“十五”期间,区域或企业专利申请量的变化,了解各区域政策支持和扶持对专利申请量的影响。对比其他区域专利增长速度,比较徐汇区和其他区域对专利申请的支持力度,以及政策影响效果。
 
 - 
  结合上文分析出的徐汇区优势行业,以《上海产业发展重点支持目录(2008)》所列九个重点技术领域为主线,重点突出徐汇区“区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领域目录” 中的相关技术领域,形成市、区高新技术产业的规模链接及整体对应。列表对比可申请专利的领域,对重合度高的技术领域重点分析。了解政策导向对专利申请的影响,并对比其他区域重点支持产业领域和专利申请量,了解徐汇区在此方面支持力度是否需要加强。
 
 (3)咨询效果
 “十一五”期间,全市获得“上海市创新示范企业”、“上海市专利试点企业”、“上海市知识产权(专利)示范企业”、“上海专利工作培育企业”等称号的企业共计419家,徐汇区企业有41家,约占上述企业总量的9.79%,排名全市第三。徐汇区这41家企业在“十一五”期间共申请专利1100多件,约占全市专利申请总量的0.7%;浦东新区的83家示范试点企业共申请专利2500多件,约占全市专利申请总量的1.53%,排名第一;闵行区的43家示范试点企业共申请专利1900多件,约占全市专利申请总量的1.19%,排名第二。
 通过数据可见,专利示范、试点、培育企业的数量以及他们的专利申请量与政府的奖励力度成正比,浦东新区对获得上海市专利示范、试点、培育企业的奖励力度最大,因此浦东新区的上海市专利示范、试点、培育企业数量是全市最多的,达到96家,比仅次于它的闵行区企业数量多了将近一倍;奖励力度次之的是闵行区,评上的企业数量为55家;徐汇区的奖励力度再次之,评上的企业数量为31家。
 根据2006至2010年国家重点新产品的计划项目,上海共有288项产品入围。其中徐汇区31有项,浦东新区54项,闵行区23项,嘉定区32项。根据2006至2009年上海市专利新产品认定名单,徐汇区共有14件项目通过认定,此外浦东24件,闵行20件,奉贤30件,嘉定22件。对徐汇区这些已入围或经认定的产品背后的专利进行了法律状态等一系列跟踪调查,了解其后续维持情况。通过对相近的专利新产品的比较,发现同样获得重点科技项目资助的企业,其相关项目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也不尽相同。
 (六) “十二五”期间区域发展对策研究
 (1)“十一五”徐汇区专利发展现状总结
 (2)徐汇区潜力企业表
 - 
  按照不同行业,列举申请量排名前20的企业(包括新兴行业),
 
 - 
  按照不同行业,列举申请量增速最快前20的企业(包括新兴行业),
 
 - 
  按照不同行业,列举年均申请量排名前20的企业(包括新兴行业),
 
 - 
  按照不同行业,列举发明专利申请总量排名前20的企业(包括新兴行业),
 
 - 
  按照不同行业,列举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名前20的企业(包括新兴行业),
 
 - 
  列举国际专利申请量排名前10的企业。
 
  
 (3)政府扶持和政策支持的建议
 - 
  对现有扶持政策和措施进行分析。
 
 - 
  徐汇区专利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总结,如:受区域面积的影响,土地资源早已接近饱和;徐汇区专利申请领先优势渐弱等。
 
 - 
  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方法:
  
   - 
    “十二五”期间产业调整
 
   - 
    加大徐汇区专利申请资助力度
 
   - 
    扶植培养大型领军企业
 
   - 
    充分利用区域内人才优势,加强产研结合
 
   - 
    明确重点发展项目,集中研发优势力量
 
   - 
    吸引更多创新型企业,为研发性企业机构提供优惠政策
 
   - 
    跟踪资助企业专利申请情况
 
  
  
 - 
  咨询过程
 
 (一) 项目调研和前期准备阶段
 (1) 2010.4根据项目委托方徐汇区科委知识产权部门的要求成立课题组
 (2) 2010.5-2010.6根据委托方的需求研究背景资料、明确分析目标、确定研究方法、制定项目大纲
 (3)2010.7 就上述分析目标、研究方法和项目大纲与委托方进行沟通、补充和完善
 (二) 数据采集和相关资料收集阶段
 (1)2010.8-2010.9根据项目分析目标和项目大纲进行项目分解,并选择相应的专利数据库、确定关键词和分类号、制定检索策略,进行全面的专利检索。为全面了解上海市各区县(特别是徐汇区、浦东新区、闵行区和杨浦区)以及各类申请人类型(特别是企业申请人)的专利申请情况,包括“十五”期间的发展情况,此次报告的数据采集了全上海市自1985年至2010年8月间所有公开和授权的专利的著录项目以及法律状态信息。
 (2)2010.8-2010.9 收集国家、上海市和其它省市、徐汇区和其它区县相关知识产权和专利政策和促进措施等信息,了解与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相关的资料。
 (三)数据清洗和加工阶段
 2010.9-2010.10在采集了上述原始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数据转换和数据清洗,并对每条数据的区县和申请人类型进行了标引。标引的依据和原则:
    1.区县主要通过地址和邮编来区别各个申请人所属区县。首先通过地址中明确包含“徐汇”、“闵行”、“浦东”等区县名称的数据标注其所属区县;其次,对于申请人地址中未详细写明所在区县的,再根据邮编查出其所属区县,进行手工标注,同时剔除明显不属于上海市的数据;最后,对于企业注册地地址与研发部门联系地址不同的记录,再根据《徐汇区科技企业名录》手工补充一些注册在徐汇区但是联系地址在其它区域的企业。经过上述数据的清洗、筛选和调整所获得的统计数据,基本上可以客观反映徐汇区内及其它区县的专利实际情况。
    2.申请人类型,主要通过申请人名称来区分各个申请人的类型。申请人类型共分为五种,即“企业”、“大专院所”、“个人”、“社会团体”和“中小学”。对于具有两个以上申请人,且申请人类型不相同的专利,一般按照第一申请人进行划分。但对于包含“企业”申请人的专利,全部视为“企业”,因为这说明该专利已经深入到企业,走向产业化了。
 (四)专利分析和报告撰写阶段
 (1)2010.10-2010.12 专利分析阶段。
 Ø本调查在数据统计和分析过程中采用了以下原则和策略:
 1.由于发明专利一般自申请日起满十八个月才对外公开,所以采用目前已公开数据只能得到十八个月以前的申请量数据,如本调查采集的数据是截止到2010年8月底的数据,因而完整的年度申请量数据只能统计到2008年底;而对于按年份统计的专利申请公开或授权信息,则采用截止到年底的实际公开数据。本次报告作为上海市徐汇区知识产权局与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的合作协议中“潜力资源挖掘”项目的后续报告,将进一步从与上海市其他区域的优势对比来分析、总结徐汇区近年来的专利发展状况,侧重点在于区域之间的横向比较。
 2. 由于企业才是区域经济发展以及税收财政收入的主干,企业的专利申请更为直接地反映出区域技术发展情况和行业特点。本报告通过前期大量的标引工作,实现了针对企业专利的单独分析,并可通过各个区之间的对比,了解徐汇区企业的发展现状。因此,本报告将着重对企业专利进行分析。
 3. 对于徐汇区的重点发展的优势行业进行了重点调查,分析了各个重点行业的现状、发展潜力、行业中重点企业分布情况、申请量增长情况,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发展障碍等。并通过比对其他区域的相关重点行业、企业发展情况,了解徐汇区在专利申请工作中目前的优势和不足。
 4. 结合各区专利扶持政策,分析比较政府的政策支持对区域内专利申请和专利保护意识的影响程度。根据“上海市创新示范企业”、“上海市专利试点企业”等企业名录,“高新技术产业转换”、“专利新产品”、“重点新产品”等企业名录,了解这些专利申请和分布情况、以及政府行政干涉对企业专利工作的影响,以便分析徐汇区相关部门在制定知识产权相关扶持政策时要考虑和关注的问题。
 1. 技术生命周期分析:
 (1)专利技术的4个发展阶段
 (2)专利申请或授权数量与时间序列关系绘制技术生命周期图
 2.重点专利技术分析
 3. 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4. 申请人频次排序,寻找行业领头和重点企业
 (2)2010.11-2010.12 调查咨询报告的撰写
  
 - 
  咨询评价
 
 本咨询报告为徐汇区政府和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制定“十二五”规划提供依据。报告围绕区域内专利申请、授权、分布情况和行业专利发展特色等,重点调查了区域内企业专利工作的现状,通过与上海市其它区域的比较,及在整个上海地区所占的比例和地位,使政府相关部门能从整体上,通过详实确凿的数据和分析,把握和了解本区域内专利现状和发展趋势,使政策和相关扶持项目的制定更有针对性和可靠性。该报告得到了市和区主管知识产权工作领导的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