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Industry consulting字体:   

2024上海市科协学术年会开幕式 暨《科技创新视角下的城市更新》主题报告会顺利召开

发表时间:2024-10-08 阅读次数:148次

      一年一度的上海科技界多学科、综合性、开放性学术交流平台—上海市科协学术年会于2024年9月19日在科学会堂开幕。在科协的大力支持下,我协会秘书处及10多家会员单位近20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城市更新”是国家战略,是新时期上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为目标导向的实践。本届学术年会以“科技视角下的城市更新”为主题,聚焦城市更新中的规划设计、工程建设、治理服务等方面的科学和技术问题,探讨新理念、新方案、新路径,推动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的交流与应用,为在城市总规大目标下开展城市更新,实现城市空间重构和城市活力提升,进一步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助力上海实现国家赋予的战略使命和“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创新发展的先行者”的功能定位,助力上海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智慧和力量。

    此次学术年会以“科技视角下的城市更新”为主题,聚焦城市更新中的规划设计、工程建设、治理服务等方面的科学和技术问题。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大李政道研究所所长、上海市科协主席张杰出席并致辞,自2012年起,上海交大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合作,借助大数据处理和云计算手段,系统研究了超大城市的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水气环境新生污染物风险管控等技术,并在新加坡实现了废弃物资源回收利用率超过60%、覆盖了70%以上水体的水质安全预警性监测,“作为科技工作者,我们要积极投身上海的城市更新工作,充分运用自己的科技知识和专业特长,协助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以更高质量的城市更新,更好服务城市现代化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

    同济大学郑时龄院士、浙江大学陈云敏院士、清华大学江亿院士等专家围绕各自专业就城市更新的愿景、规划、技术等作主旨报告。

 

既有看不见的和谐,也有看得见的和谐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看不见的和谐比看得到的和谐更美好。上海的发展应该既有看不见的和谐,也应该有看得见的和谐,需要两者的结合。”  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郑时龄在学术年会主题报告会上指出,按照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的发展目标,上海的城市发展从扩张型增长转变为内涵型发展,有机更新、创新发展,成为推进上海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城市总是多元的、多样化的,并且总是在新陈代谢。这个过程并不总是波澜壮阔的,但涓涓细流终将汇成大江大海。那些让我们永远仰慕的城市空间总是生活的场所,适合人们停留和交往的空间,总是与文化、社会融合的空间,总是有着创造性的空间。”



    他以外滩第二立面的城市更新为例:“外滩第二立面是很大的历史街区,这个地方的建设需要经过国家文物局的评估。现在,我们把很多原来无效的空间开发出来,做成口袋公园或是小广场,增加了公共空间,还是蛮有意义的。”外滩第二立面的城市更新总面积68公顷,涉及30个街坊,将坚持功能重塑、风貌重现,打造新时代黄浦面向全球的窗口和名片。

    上海的衡复风貌区在互联网上已经成为打卡圣地。然而,在光鲜靓丽的建筑里面,居民们是否能享受到现代生活的便捷与舒适?“对于老旧街区、建筑的更新,我们还是面临很多难点。”郑时龄说,“我曾在2010年前去过外滩的海关大楼,里面还住了40多户人家,还有4个食堂。这对于建筑其实是有破坏的。经过一点一点改造,现在大概仍有10多户人家在里面。又比如说,我们平时不太注意的位于福州路口的一栋建筑,是建于19世纪60年代的洋行大楼,里面住了很多人,也是对建筑破坏性的使用。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智慧的解决办法,也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他举例说,在北京路和圆明园路口转角的美丰洋行大楼,建筑内部结构破坏严重,但又因为有历史意义而不舍得拆除,后来采用了保持外表一张“皮”、内部结构更新改造的办法,重塑了它的功能。

    “如何在风貌区建造新的建筑?是不是恢复红砖和青砖的建筑的建筑立面就是我们需要风貌?如何在风貌保护过程中避免建造‘假古董’?如何创造适应新的生活方式的居住建筑?”郑时龄抛出的一个个问题,引发了听众们的深深思考。

 

  数智赋能+零碳 向韧性城市迈进


    “城市更新不仅涉及到物质性的更新,也涉及到非物质性的更新,比如市民的素质、理念、生活方式的更新。而刚刚过去的台风‘贝碧嘉’则提醒我们,向韧性城市发展也是更新的重要方向。”郑时龄说,韧性城市是一个系统概念,包括社会、经济、环境、制度、基础设施等许多的领域,而不是单纯的防灾。韧性城市展现的是整个城市系统适应未来挑战、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对人口增长,更适宜居住的同时,又能提高生活质量的城市。因此,可再生能源、碳中和、生态、智慧、可持续发展、适应气候变化和灾害,都是韧性城市的关键要素。

    “高密度城市面临着工程系统日益复杂、城市安全问题突出、可持续能力不足等问题。城市更新的目标,应该是让基础设施更有利于城市安全和高效运行,建成环境使城市更加宜居。”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陈云敏说,我国已步入城镇化中后期拐点,高密度多龄期城市工程系统使得城市空间品质难以满足需求,导致城市更新难度越来越大,“数智赋能将从安全性和宜居性两方面助力城市可持续发展”。

陈云敏领导的科研团队从博文大数据分析获取居民心理效应,并以此表征城市宜居性。在对深圳的分析中,他们发现城市宜居性较好的街道分布在南部地区,如梅沙街道、东湖街道等,宜居性较差的街道分布较为分散。而居民所在街道的职住平衡和街道开发适宜性,是影响城市宜居性的最主要建成环境因素。其中,职住平衡是在街道工作人工总量与居住人口总量的比例,街道开发适宜性包括海拔、坡度、坡向、温度、降水量、空气质量等自然因素综合评价。

 

城市更新的能源设施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主任江亿则关注了零碳城市的建设。他指出,充电桩系统+电动车是城市的巨大储能资源,“上海未来预计将有500万辆私家电动车,平均储电容量为每辆车70千瓦时,就有35000万千瓦时的储电能力。如果有70%电动车与充电桩连接,每个桩充电功率为10千瓦,放电功率为7千瓦,则充电3500万千瓦、放电2450万千瓦,几乎可以满足上海地区风光电消纳的需求。”

 

    江亿指出,要将电动车变成电网的“充电宝”,关键是要改变充电文化,要实现一位一桩、即停即接、双向充电,“我尤其反对快充,这会对电网产生瞬时的极大冲击。只有慢充,才能实现电动车对电网的‘削峰填谷’作用”。他呼吁,将充电桩作为新的基础设施建设,接入附近建筑配电系统,一方面可以消纳建筑光伏,利用建筑配电的富裕容量,另一方面在电力高峰期,反向为建筑供电,降低电网压力。

(摘自:上海科协公众号)

上篇文章 下篇文章

上海市咨询业行业协会     上海市南昌路47号2号楼2407室     电话:021-53821058
技术支持:维程互联     <沪ICP备19034346号-1>  

您是第:Web Site Counters个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