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Industry consulting字体:   

第52个世界地球日上海科普高端论坛成功举办

发表时间:2021-04-22 阅读次数:1107次

 

       4月22日,第52个世界地球日上海科普高端论坛在上海设计中心南馆成功举办。本次论坛是在中国地质学会、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和上海市民政局的指导下,由上海市地质学会联合上海市土地学会、上海市环境学会、上海市咨询业行业协会共同主办,由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上海市地矿工程勘察院、同济大学、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和中船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办。本次论坛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参会单位达130多家,现场参与者近300位,线上观众数千人。

       开幕式由上海市地质学会理事长杨联萍主持,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兼常务副秘书长朱立新通过视频向论坛致辞,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马兴发,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二级巡视员张先林等领导出席并致辞。上海市地质学会副理事长王寒梅进行了论坛活动总结。

       论坛以“海陆共筹,共享韧性”为主题,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汪品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汪集旸,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吕西林,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达良俊,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总工程师严学新,分别作了题为“地质与上海”“加速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助力碳达峰/碳中和”“韧性城市与防震减灾”“从建筑地标到生命地标——基于生态哲学思想的城市近自然恢复”“上海地面沉降的前世今生”的主题报告,并与听众互动交流。

       担任本次论坛的主持人是: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总工程师、上海市地质学会副理事长杨石飞,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上海市领军人才、首届十大女地质科技工作者、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副院长、上海市地质学会副理事长王寒梅。

       汪品先院士以“地质与上海”为主题从地质与上海的渊源、从长江口展望太平洋、地质科学新世界畅想等方面,为听众科普了中国地质学领域奠基者的历史贡献,总结了地球科学的三大转型,认为现代地球科学既要面向过去又要面向未来,面对资源和环境的双重任务,中国从原料输出国向深加工的转型过程中,上海具有重要的责任。上海与地质的缘份,如果光看岩石露头那么越看越窄,如果你放眼看整个地球系统就越看越宽。 

       达良俊教授以“从建筑地标到生命地标——基于生态哲学思想的城市近自然恢复”为主题,阐述了生命地标定义、中国的快速城市化和生态宜居城市过程、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环境生态风险、城市生态系统近自然恢复的实践等内容,并从生态哲学方面论述了我们应该追求的生态和生态观。

       吕西林院士以“韧性城市与防震减灾”为主题,从韧性城市概念与特征、如何建设韧性城市、韧性城市与防震减灾、高程建筑的韧性提升等角度介绍了韧性城市建设中关注的问题,论述了单体、系统和城市不同层次韧性的关系,认为防震减灾与韧性城市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

       汪集暘院士(线上)以“加速地热资源开发,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为主题,介绍了碳达峰与碳中和、什么是地热和为什么要开发地热以及如何开发地热等内容,认为地热能是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且长江三角洲地区具有巨大潜力,对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助力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具有很大潜力。

       严学新教授以“上海地面沉降的前世今生”为主题,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地面沉降概况、地面沉降诱因与危害、上海地面沉降发育特征、上海地面沉降防控措施等,认为应该坚持底线思维,保障城市安全。加强综合联动,注重统筹协调。强化数字转型,促进智慧共享,建设一系列智慧应用场景,为上海数字化转型贡献我们在地面沉降控制方面的一份力量。

(江龙娇 摘编)

上海市咨询业行业协会     上海市南昌路47号2号楼2407室     电话:021-53821058
技术支持:维程互联     <沪ICP备19034346号-1>  

您是第:Web Site Counters个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