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培训中心成立 打造现代服务业高技能人才孵化器
发表时间:2021-02-02
阅读次数:3943次
2月2日下午,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获批上海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授牌暨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培训中心成立仪式举行。
为更好地适应上海服务业新模式、新技能和新业态成长,为上海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专业技能人才,探索建立现代服务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考核评价、激励体系,打造现代服务业高技能人才的孵化器。日前,经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批准,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成为上海市第十批“上海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授牌暨成立仪式由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副会长简大年主持。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业建设处处长杨武星宣读沪人社职[2020]427号文《关于批准授予第十批上海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的通知》,并代表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向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会长郑惠强颁授“上海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牌匾。
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上海聚焦重点优先发展的产业领域,充分发挥行业企业技能人才培养的主体作用,依托大型企业(集团)、行业协会、产业园区和职业院校建立了一批培养基地,成为上海高技能人才队伍发展的动力引擎,为上海产业和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的技能人才支撑。
会上,郑惠强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指出,培育和建设高技能人才队伍是全社会的责任。联合会作为一个跨行业、跨领域的综合性枢纽型社团组织,大力推行职业技能培训和评价,既有必要,又有基础。因为我们认识到,人力资源在新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当今,其作用日渐凸显。无论是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还是新兴产业的提升效能,都必须提高各类劳动者的素质,造就更多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据了解,联合会1140多家会员单位中,不少早已开展培训业务,特别是近180家行业协会几乎都将培训作为重要职责。目前全市130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有超过三分之一是联合会成员单位。因此,顺应会员需求,整合现有资源,大力开展技能人才培养和技能评价,既是协会和企业持续发展的自身之所需,也是联合会搭建平台更好为会员单位服务之必然。
郑惠强表示,在经过数月走访协会和企业调研听取意见的基础上,联合会决定在会内设立培训中心,统筹、协调、组织、支持会员单位开展相关工作,充分发挥联合会行业协会联合体和企业集聚优势。这项既推动服务类从业人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又促进就业的举措,得到了市人社局实质性的大力支持,批准在联合会设立“上海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同时,也得到了广大会员单位的积极响应和广泛参与。联合会面向社会开展培训和评价的服务功能由此得到了拓展。
郑惠强介绍,培训中心将以获批的“上海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为平台,充分发挥联合会行业协会联合体和企业集聚优势,整合会内外的培训资源和力量,聚焦服务业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领域,重点推进开发技能培训项目、制定培训评价标准、认定师资与机构、备案培训计划与教材、组织考试和颁证、设立评审委员会、督导项目运作质量、建立评选表彰和奖励制度、协助申请政府补贴等工作。通过建立完备的培养制度、科学的评价机制和健全的工作机制,逐渐形成统一的运营体系、工作标准和教学制度,构建规模化培训示范效应,争取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与此同时,培训中心将努力创造条件,积极组织举办各类各级高技能竞赛和高技能成果交流展示,积极参与承担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和继续教育以及高校1+X证书制度实施等工作,为健全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与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的贯通机制、为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走出一条产业和教育融通、技术和技能贯通、学历和技能证书互通的特色之路。
郑惠强强调,联合会衷心地期待培训中心,秉承“服务企业、服务会员、服务社会”的办会宗旨,奉行“构筑平台、汇聚资源、提供服务、助推发展”的工作方针,积极助力重塑“上海师傅”,厚植工匠文化,造就能工巧匠,培养大国工匠,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的人力资源发挥应有作用。
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副会长李关德宣读了《关于成立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培训中心的决定》。
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陈振鸿与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兼培训中心主任杨俊和为培训中心揭牌。
上海市电子商务行业协会秘书长杨庆、上海市咨询业行业协会秘书长郭德利等,作为基地首批项目开发协同单位代表,签约并发言。
人社局处长杨武星与市人社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处长林华、上海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主任孙兴旺、上海市教委终身教育处处长苏铁分别对联合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培训中心提出希望和要求。
最后,上海市计算机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裘维东代表会员单位中的上海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发出倡议:充分发挥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枢纽型社会组织的作用,与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共同携手合作,聚焦现代服务业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等领域,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项目开发、专业培训、考核评价、师资生源等工作上协同相互资源。以科学分类为基础,以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为目的,加快形成科学、规范、有序的人才评价机制,更好地为上海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专业技能人才。
(来源: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