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专论

Information in字体:   

区域经济与产业经济的发展要注重创新发展与“先行先试”题材的研发与设计

发表时间:2016-12-22 阅读次数:924次

 

 

 

上海域际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发展研究院 兼职副院长 董锡健

      日前,应宁波市政府之邀,我以上海产业经济专家身份,前往甬城参加“宁波市智能经济发展规划专家论证会”,应邀出席的专家,还有来自国家科技部、工信部、商务部,以及浙江省经信委等方面的专家。

     近年来,宁波市在区域经济、城市经济、产业经济发展中,坚持创新驱动,注重顶层设计,通过“接天线、取名分、占先机”,获得了多项国家层面上的“先行先试”与“综合试验”的项目题材与瞩目“名分”,为宁波市区域经济、城市经济与产业经济的发展,获得了不可替代的“商机”与“红利”,其中最为瞩目与抢眼的,且“含金量”较高的是:宁波市被国家商务部确定为“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促进部长级会议”常年举办城市、推动中国-中东欧国家投资贸易博览会永久落户宁波、宁波市被获批成为全国首个且唯一的“中国制造2025”国家试点示范城市、宁波市获批成为首批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宁波市率先获批成为浙江省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合作先行先试、宁波市已成为全国跨国技术并购最活跃的前沿区、连续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等等。

这些年来,宁波市在区域经济与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深切体会到,国家给钱、给物、给项目,不如给予“先行先试”的机会,因此,他们高度重视区域经济与产业经济“先行先试”项目题材的研发与设计。平时宁波市的各级领导,除了自身深入调研,潜心题材研发、注重顶层设计,还特别注重借“脑”融“智”,他们将宁波籍的上海各行各业的顶尖专家,组成促进宁波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库”,不定期地组织专家到宁波调研考察,为家乡的经济社会创新发展与跨越式发展,建言献策。上海专家的真知灼见,得到宁波市党政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许多建议建言得到市委书记、市长的亲自批示,指示具体对口部门“第一时间”作专项(题)研究,其中的一些建议建言,成了宁波市领导的重要决策依据。

宁波市主动作为,取得“先行先试”的成功实践与瞩目实绩,仅仅是上海周边城市,以及国内其他城市地区注重区域与产业经济“先行先试”题材研发与设计探究中的一个标杆城市和典型案例。纵观“长三角”周边城市,以及国内其他城市与地区,在创新发展与 “先行先试”方面的探索与创新实践,也有许多成功的案例,这里限于篇幅,例举如下:

1、江苏省/ 苏州市国家高新区率先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苏州国家开发区率先创建“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在全国各省市国家高新区、国家开发区中,率先“先行先试”—集成“产、城、旅”生态融合发展。

2、江苏省/ 太仓市在率先打造亚洲最大德国工业城,创建“中德合作「第一名片」”的基础上,第一个创建国内首个共享型的“中德企业并购平台”(窗口),且构建全球第八个、中国第二个“德国中心”。

3、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率建“长三角”乃至国内首个“国际基金小镇”,集聚了100多个海内外基金机构,形成了杭州湾北岸金融创新服务的前沿平台。

4、浙江省/ 湖州市“中国竹子之乡”、“上海黄浦江发源地”的安吉县,在中国全面导入《德国4.0工业战略》的进程中,率建中国首个全日制本科的“中德工程师学院”,重点培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环境工程等专业的“动脑动手、创新创意”型紧缺人才。

5、山东省/ 潍坊市通过首创“中国---以色列多币种跨国科技创新基金”,在以色列建立科技创新“风口”,以此作为山东省与以色列跨国科技创新与互动发展交流的合作平台。

6、成都市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率先建立国内高新区、开发区业界首个“国家高新区发展策划局”,规范负责高新区战略规划研究、重大决策咨询论证、发展策划及法制工作;负责高新区综合性文稿起草、政策体系构建及修订工作等。

7、成都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在发展生命健康产业中,另辟蹊径,剑走边锋,与众不同地携手古巴医药集团,联手创建“中古合作国际生物产业城”,标志着成都率先于国内业界,优先在生物医药产业领域与古巴的合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8、海南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是一个集“康复养生、节能环保、休闲度假和绿色国际组织基地”为一体的综合性低碳生态的医学医疗项目载体,整体空间结构,包括:世界顶级医院、国际组织基地、高端购物中心、特色体验居住区四大功能区,以及由5个国际医学医疗养生组团构成的健康长廊。

常言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宁波市与“长三角”周边城市,以及国内其他城市“先行先试”的创新举措中,可以使我们得到诸多感悟与启迪;上海的各行各业、各部委,以及各个城区、各个领域,同样可以从上述兄弟城市与地区创新创意的“顶层设计”与“先行先试”的题材与项目的设计与研发中得到启发。其实,正在着力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以及旨在打造全球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程中的上海,有许多创新创意的“顶层设计”项目和争取国家层面“先行先试”的题材,相关部门可以组织专门的班子,或通过借“脑”融“智”,定向、定项、定标地进行深度研发与设计,比如:

1、率建“一带一路•上海之窗”。

比较“一带一路”的核心区(“陆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新疆自治区、“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福建省),上海虽然缺乏“主场”区位的比较优势,但是具有对接“一带一路”的综合服务优势,作为国际现代化大都市,上海拥有全球信息汇集优势、拥有海内外资本集成优势、拥有各类精英专才集聚优势、拥有前沿专业服务精准对接优势、拥有陆海空立体“全息物流”优势,等等。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三个“服务优势”:“增值服务优势、超值服务优势、衍生服务优势”。正是有基于此,上海完全可以率先建设功能化共享型服务平台,展示中西部地区与内地“无水港”城市,对接“一带一路”产品、商品与服务为目标诉求的平台:“一带一路•上海之窗”,以鼓励与激发国内更多的地区及其企业,积极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特别是为助力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内地/ 内陆的三、四线城市及其“走出去”的企业,实质性地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起推波助澜的作用。

2、争创国家《健康中国2030》规划上海先行先试示范区。

大健康产业,亦称“生命健康产业”,是我国“十三五”期间重点发展的民生内需产业。前不久,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着重指出:“要把健康中国建设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今年8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又亲自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会议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抓紧研究制定配套政策,坚持问题导向,抓紧补齐短板,不断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健康基础。纵观上海的医学医疗与生命健康综合资源,丰沛富集,在国内绝对处于前沿领先地位,只要积极作为,上海完全有条件争创“国家实施《健康中国2030》规划上海先行先试示范区”(或“综合实验区”)。

3、争创国家“积极引导海外消费回流‘先行先试’示范区”。

驱动国人境外消费“回流”,扩大与保障有效供给,担当起“中国制造”迫在眉睫的使命。今年早些时候,在向海内外公布的《中国“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积极引导海外消费回流”,这既给“中国制造”,带来尴尬与压力;同时,又给“中国制造”,带来机遇与动力,作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具有指标示范意义的“中国制造”前沿高地的上海,能否主动作为,勇于担当,争创国家“积极引导海外消费回流先行先试示范区。

4、争创“上海高端装备制造业国际产能合作示范基地”。

上海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达,行业门类齐全,综合配套完善,且有强劲的科研院所作为支撑,整个制造产业,在“长三角”乃至国内具有示范意义,上海完全有条件、有资源、有优势、有实力,抢占先机,率先作为,主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获求国家主管部门的支持,争取在国家层面,率先创建“上海高端装备制造国际产能合作示范基地”。

5、率先创建“服务于创意产业自身的‘专业服务业’”。

启始于上海的创意产业,如今已遍布全国,诚然,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创意产业取得了相当成效,为各地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同程度地作出了积极贡献。然而,各地创意产业在纵深发展中,也出现了“瓶颈”,甚至成为业界共同的“短板”,例如:创意产业园区的创意成果,多为 “作品”、“样品”、“展品”,难以成为“产品”、“商品”、“旺品”等等;又如:创意产业园区,多半如同“卡拉OK,自娱自乐”,创意成果,难以与市场,乃至民生内需对接等等;再如:创意设计成果作品,价值如何评估,又由谁来评估等等。然而,国内尚未有专业为创意产业以及创意产业园区提供这些专业服务的自身高端服务业,这就急需要建立服务创意产业自身的专业服务业,其中包括:创意产业题材研发中心、创意设计成果营销交易中心、创意产业园区创意产品集成采购中心、创意设计成果价值评估中心、高端创意人才职业发展支持中心、创意产业投资经营公司、创意产业专项发展基金、先进制造业创意促进中心等等。

6、注重发展“城市防灾救援(助)与应急装备产业”。

国内一、二线城市高层建筑,数以几十万计,仅上海就拥有高层建筑5000多幢,其中超高层建筑(百米以上),达到1000多幢,2倍于被世人誉为摩天大楼聚集城市的美国纽约,为世界各国中高层建筑拥有量与密集度最高的现代化国际城市之一。但是,目前高层建筑的灾险应急救援能力及逃生器械装备与高层建筑的快速发展,严重失衡,各地工程装备、矿业装备、农业装备制造业,比比皆是,而“城市防灾救助与应急装备产业”,却鲜为人见,少有人问津,面对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提速,发展“城市防灾救助与应急装备产业”迫在眉睫。

7、重新定位与构建“上海特产”旅游商品系列。

上海是享誉海内外的国内外著名旅游城市,且被誉为国内乃至国际购物天堂。诚然,在  五、六十年代,甚至八、九十年代,上海作为“购物天堂”确实名不虚传,因为在那个年代,“上海货”就是“中国货”,到上海购物是一种时尚与享受。然而,如今,已时过境迁了,就拿购物来说吧,屈指而数,今天上海还能讲出多少引以为傲的“上海特产”呢,真的让上海“阿拉”们尴尬,最为典型的是在“中华第一街”南京路的入门口,满目皆见抢眼的“上海特产”广告,竟然是: “上海老酸奶、上海雪花膏、上海五香豆、上海老怀表, 以及大白兔奶糖”,着实让号称“国内外购物天堂”的上海,乃至上海的工商业界深感到汗颜。面对日韩等国变着法儿,不亦乐乎,层出不穷,一波一波推出琳琅满目的“特产”、“尖货”、“靓品”之时,难道我们还不该重新定位与构建“上海特产”旅游商品系列吗?

8、重视发展“睡眠经济”与睡眠产业。

随着城市化、现代化的加速,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存在睡眠问题与障碍的人也越来越多。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全球约有27%的人存在各种睡眠障碍问题,中国居民睡眠障碍的患病率高达30%。如何主动发现睡眠障碍问题,并有的放矢地加以改善,正成为全球健康领域专家普遍关注的重要环节。为了引起世人对睡眠重要性和睡眠质量的重视与关注,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于2001年发起了一项全球睡眠和健康计划,并将每年的3月21日定为“世界睡眠日”(World Sleep Day)。基于睡眠问题与睡眠障碍现象在全球各国的日趋扩大,各种与睡眠相关的产业也逐渐兴起,致使睡眠产业已发展成一个覆盖人类健康,全球性的新兴产业,国际舆论甚至认为,睡眠产业将成为人类饮食和运动后的第三高利润产业。睡眠产业涵盖范围很广,包括:“睡眠家居产业、睡眠健康产业、睡眠医疗产业、睡眠服务产业、睡眠科技产业”等等。

9、 关注发展航空食品、髙铁食品、白领午餐系列食品以及旅游房车组合食品产业等。

“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全面进入“航空时代”与“高铁时代”,显然规模、系统、安全、高质量地发展航空食品、高铁食品势在必行;同时,随着国内各地总部经济发展的兴起,白领午餐与下午茶食品系列,亦应该尽快进入各地主管部门的视野。在上海乃至国内总部经济发展与总部基地建设,最具指标与样本意义的上海市静安区,其总部经济发展成功的重要秘诀与独具魅力之处,恰恰是他们悉心打造的“白领午餐工程”;此外,随着各地旅游房车热持续升温,旅游房车组合食品,将成为我国旅游业的潜在“蓝海”与商机。

所以,我们特别建议各地、各有关部门,高度关注与注重区域经济与产业经济创新发展与“先行先试”题材项目的研发与设计;同时,特别提请各地、各有关部门,在从事研发与设计的实践过程中,尽可能做到四个“力求”:

1、研发选题:力求“人人心中所有,人人手中所无”;

2、建言献策:力求“第一时间”,避免“当闹钟,把别人闹醒,而自己却睡着了”;

3、评估标准: 力求“抢时间,争空间;以作为,求地位”;。

4、预期效果:力求“在源头上引爆需求,在源头上创造需求”。

上海市咨询业行业协会     上海市南昌路47号2号楼2407室     电话:021-53821058
技术支持:维程互联     <沪ICP备19034346号-1>  

您是第:Web Site Counters个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