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协是一个既有“粮食”又有精神的温暖大家庭
发表时间:2023-08-18
阅读次数:729次
编者按:
上海市科学技术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定于2023年召开,根据《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代表产生办法》《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候选人推选办法》,我协会推荐的华东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科创中心结构分析与设计研究所所长崔家春有幸成为科协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委员,最近上海市科技报记者陈怡采访了他,本刊转载。
科协是一个既有“粮食”又有精神的温暖大家庭
—记华东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科创中心结构分析与设计研究所所长崔家春
位于上海世博园主要入口处的世博轴,长约1000米、宽80米,是世博园区空间景观和人流交通的主轴线,也是全球体量最大、最复杂的张拉膜结构。其轻盈如海浪的顶部和花瓣状的“阳光谷”,解决了社会对大型公共建筑的轻量化需求,不仅造型美观,使阳光和空气可以自然地倾泻入室内,减少了人工照明的能耗,利于收集并二次利用雨水;而且可抵御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为实现这一兼具浪漫艺术气息的和实用功能的建筑结构,对膜的形状进行优化,寻找到适合当地风、雪荷载特性的曲面形态和符合该形态的内力分布,使膜结构的使用符合建筑功能和结构安全需求,正是华东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科创中心结构分析与设计研究所所长、市科协十一次代表大会代表崔家春及其团队参与的一项重要科技成果。当然,这类的工作还有很多。
一、为重点工程建设提供有力的结构技术支撑
2006年,崔家春从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毕业,入职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现为华东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时逢我国城市建设的起飞时期,一大批超高层建筑、机场航站楼、会展中心等重大工程处于规划或设计阶段;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重大国际赛事和活动即将举办。在此背景下,单位成立结构分析与设计研究学科中心,专门从事新型与复杂结构技术研究,崔家春一入职便加入了该团队。他的工作一是针对行业前瞻性技术开展课题研究,包括新材料、新体系、新方法、新技术的应用研发;二是针对集团各分子公司承接的上海世博轴、国展中心、浦东机场等重大工程项目开展复杂结构分析、结构防灾等技术攻关。
崔家春参与完成的科技创新主要有4个方面:一是针对大型公共建筑的轻量化需求,开展完成的新型膜结构设计技术创新;二是针对大型公共建筑全生命周期耐腐蚀应用需求,开展完成的大跨度铝合金结构设计技术创新;三是针对机场航站楼、会展中心等大跨度钢结构防灾安全需求,开展完成的大跨度钢结构设计技术创新;四是针对超高层建筑抗震需求,开展完成的结构抗震精细化分析方法创新。这些创新成果在上海世博轴、G60科创云廊、浦东机场航站楼卫星厅、张江科学之门等200余项大型工程中获得了应用,先后获得7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并被超过30部国家、地方与行业标准采用。崔家春本人也获得了“上海青年科技英才”“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等荣誉。
二、从入选第十一届上海青年科技英才起走近科协
2022年,单位推荐崔家春申报市科协举办的“青年科技英才”评选,他至今清楚地记得第二轮会评的评委中大概有6位院士。“我既紧张又兴奋。因为我感觉,这不仅仅是对我过去工作成绩的一次考评,更是对我是否符合一名合格科技工作者资格的考评。成功入选第十一届上海青年科技英才这件事,对我既是极大的鼓舞,也是我本人慢慢认识和走近科协的过程。”崔家春告诉记者。
今年5月30日是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崔家春受邀参加由市科协举办的“2023年春季上海科学会堂草坪音乐会”。大屏幕在整场音乐会过程中循环播放着钱学森、杨振宁等大科学家的创新贡献和爱国事迹,大家还现场合唱了《歌唱祖国》。这些都让崔家春感觉到,科协对于科研人员是一个既有不同领域专家一起交流、碰撞产生的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等“粮食”,又有科学精神、家国情怀、身心关爱的温暖大家庭。
三、希望科协未来加强对3项工作的支持
崔家春一直觉得上海是一座务实的城市,人才在上海只要愿意实干,总能找到可以施展才华的平台。但眼下的上海,生活成本很高,刚起步工作的年轻科研人员多少面临一些压力:如他自己这样的企业科技工作者,由于企业对科研的投入不像高校、科研院所那样持续、稳定,待遇受市场起伏和企业经营状况影响的情况也不少见。因此,崔家春希望科技管理部门今后能为解决青年科技人才在起步阶段的困难提供更多的帮助,例如设立更多像“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那样支持青年人才的基金和青年人才公寓等扶持条件;同时,他也希望市科协在今后的工作中,能进一步加强对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领域及科普工作的支持。
“我国已产生了许多非常卓越的科技成果,但普通老百姓获取可靠科技知识和信息的渠道还不够,而且专业的科学知识普通大众也很难看懂,因此科普极为重要。”崔家春向记者表示,“上海每年都有防空演练,但实际效果还没有完全达到。比如我们小区的防空洞在哪里,我至今都不知道;地铁里已经有了心脏病人的急救包,但实际会心肺复苏的人还是非常少。今后在科学普及中,希望有更多的实操。”